MAMASMART

View Original

獎勵機制有效嗎?

關於給孩子「獎勵」,一直有個疑問:洗臉刷牙、用功唸書等等,明明是該做的事情,為甚麼家長反過來本末倒置,做了要有獎勵?假如獎勵停了,孩子還會有誘因繼續良好行為嗎?

育兒界很流行一種「儲星星」的玩意 – 孩子做好一件事,便得到一粒星星,儲夠十粒,便得到獎品一份。「好事」可以是「做了某件事」,例如吃了蔬菜,或者「沒有做某件事」,例如沒有動手打人。

大部份大人都以為這是鼓勵孩子的方法。

孩子最後得到了獎品。可是,多年後他記得父母送的獎品,卻忘記了做了甚麼「好事」。這就是「獎勵」的問題所在。

當大人利用「獎品」引誘孩子做一件事情,孩子做這件事的動機便被歪曲了。孩子吃了蔬菜,所以得到玩具一份,這是不合邏輯的。

以下是另一個例子:

「你今天沒有吃完晚飯,所以沒有甜點吃。」(因果符合邏輯)
「你今天打弟弟,所以沒有甜點吃。」(因果並不符合邏輯)

假如你的「獎罰制度」不合邏輯,孩子就只會設法達到吃甜點的目的,而錯失了「為甚麼不能打弟弟」的重點,從而引申到如何避開懲罰,或得到更多獎勵,甚至開始出現謊言的問題。父母不希望孩子打弟弟,應該先了解為甚麼他出手,然後解釋打弟弟並不能解決他的問題。單憑獎罰或許可間歇性停止行為,卻未能根本糾正行為。

二百年前,工業大革命讓生產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;為了加快勞工的進度增加產量,企業於是配合人類貪婪的個性想出「獎勵計劃」:表面鼓勵多勞多得,實際是讓工人變成無意識的生產工具,接受指令 – 勞動 - 收穫。後來,這種方法被用到教育上,學生行為容易統一化,看似為老師家長帶來行政上的方便,卻成就了一群沒有惻隱、不懂體諒、做事只求結果的人。

來到廿一世紀,地球不需要更多工作機器,而是真正有靈魂、有良心的人類。既然已體驗到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病,身為父母更加沒有明知故犯的藉口,因為教好一個孩子,確實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!


其他文章推介

See this gallery in the original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