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MASMART

View Original

「個個都」!

爸爸媽媽經常對著孩子説,「你睇?個個都XXX㗎!」

例如:

👩🏻 在課堂環境會說:「個個都坐定定㗎!」

👵🏻 在吃飯時會說:「個個都食菜㗎!」

👨🏻 在遊樂場玩耍時會說:「個個小朋友都share㗎!」(關於要小朋友「分享」又是另一個專欄題目...)

孩子心裏必然在想:「個個都做我就要做喇咩?」

而你的意思又是否希望孩子像羊群一樣,個個做就去做?

其實用少許peer pressure的方式來讓孩子明白在外面的世界有social rules並沒有錯,但如果只是單單因為「個個都這樣」便要跟隨,就有欠說服力。到某天孩子一定忍不住問一句:「點解人地做我就要做?」(你確定自己小時候沒有這樣想過?!)

與孩子對話方式的前設是,我們希望孩子了解為甚麼有些事情要做/ 不可以做,而不是純粹服從。釐清這個出發點就比較容易知道,對話有時為甚麼會失敗。提出要求時,父母可以加強引導性問題來增加效果,譬如孩子在一個不合適的場合奔跑,與其說:「呢度個個都好乖好安靜喎!」可以返過來問:「你有無見到其他人跑來跑去?無,因為呢度唔係跑步嘅地方。」「你需要跑步可以去邊?去公園?咁呢度係唔係公園?」「你點解想跑?不如去大啲嘅地方跑?」種種的引導和反問,能讓孩子從一問一答中思考行為,用羅輯理解因由,比單單一句「個個都」更有效。很多時孩子或會有其他提議,例如:「唔可以跑咁可唔可以原地單腳跳?」如果時間和場合許可,只要大家磋商後滿足到孩子的要求,事情就化解了。

理性的溝通會讓孩子感受到爸媽不只是責備,而是關心和教導 。

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絕對是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一環!